2024年04月26日 星期 五 欢迎您来到 中国船舶供应网

/ EN

中国船舶供应网

www.shipsupply.org.cn

协会会刊

如何唤醒老百姓的购买力 2017/07/21 08:53:17   来源:

      在美国,消费占GDP的比重最高的时候是72%,而现在是70%;而在我国消费占GDP的比例是30%至37%,也就是说是美国的一半左右,美国可能是消费过度了,但对我国来说则是消费不足。要使国际经济更加平衡,就要进行更加有意义的经济改革,使国内的这些储蓄进一步用到国内的消费当中去。

      我国虽然是世界最大的市场,但是,老百姓的购买力并没有得到应有的提振。

      老百姓不愿掏钱,不肯花钱——几十年来,“消费”这台中国经济的发动机始终怠速。摆在我们面前的事实是:如今我国“出口”这台机器的马力也不再强劲,只靠增加“投资”超负荷运转,能驱动我国经济这趟高速列车吗?这种担心道出了我国经济结构不合理的事实。2008年,消费在我国GDP的比重低于40%,而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中,这个数字都大于50%。欧洲是58%,日本是55%,美国高达72%。过低的国内消费使得我国经济过度依赖国外消费市场。然而,金融危机席卷美、日、欧之后,随之而来的是国际市场的疲软。

      在出口贸易受阻、投资效果一时难以显现的情况,拉动内需,就成为一条重要路径。然而,促进消费、扩大内需却与老百姓不愿掏钱、不肯花钱形成了一对矛盾。现在,由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缺位,老百姓不得不捂紧拮据的钱袋:一是大多数老百姓被排除在社会保障制度之外,或者社保水平很低。为养老而储蓄,是老百姓继“养儿防老”之后的第二个重要养老方案。二是昂贵的教育收费让老百姓必须增加储蓄以备子女就读所需。

      这些因素导致我国居民储蓄额高居不下,现已达到惊人的18万亿元左右。而老百姓的这种“防御性”储蓄,很容易套牢他们未来一二十年的购买力。然而,要使他们“解套”,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要让他们放心地把钱从银行里取出来消费,势必要改变我国社会目前的利益格局——首先是分配格局。

      其实,很多国家都经历过低消费率、高储蓄率和高投资率并存的时期。19世纪的美国和二战后的日本是这样,1978年之后的我国也不例外。二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实现了高速发展,而政府在公共事业上投入却明显不足,一个理性的国民就必须克制眼前的消费,而把大部分收入存进银行,以备未来生活所需。

      一个国家的经济活动的最终目的是让其国民消费,从而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因此,我国要保持经济稳定增长,刺激国民消费已是当务之急。目前,政府推出了一项金额达人民币4万亿元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用于政府和民间领域的公共工程和社会项目支出。在普遍信心不足的情形下,庞大的投资计划对前景不明的我国经济是一支强心针。

      但是,一些经济学家认为,目前的计划似乎过于倚重投资,而忽略了能够长久拉动我国经济的因素。显然,政府所习惯的分配方式是,先将财富汇聚至国家的大口袋,再通过各种财政补贴的方式将其分配下去,比如,进行某种投资,或者帮助一些陷入危机的国有企业渡过难关。

      这对唤醒老百姓的购买力是不利的。必须看到,只要老百姓的社会保障得到改善,才可能唤醒他们的购买动力。换言之,政府只有“还利于民”才能突破内需不足的瓶颈。有专家建议,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根本扭转劳动者收入在国民经济份额持续下降的趋势,采取实实在在的“富民”政策。

      第一,提高个税起征点、降低劳动收入的税率以及增加工资等多项政策,较快地提高劳动者的收入,尤其是低收入阶层的可支配收入,从而尽快扭转劳动收入占GDP份额下降的趋势。第二,加快推出能使全社会绝大多数民众能得到真正实惠的医改方案,并加强社保体制的建设和改革。第三,降低政府财政收入的增速和份额,实行依法行政和阳光财政,从而改进国内社会财富占有和收入分配差距过大的根本之策。

      好消息是,政府正在不断尝试,在国务院出台刺激经济拉动内需的“国十条”之后,有消息称,财政部和国税总局已经将起草的有关上调个人所得税免征额的方案上报国务院。如果上述这些政策都能付诸实施,那么对于唤醒老百姓的购买力,无疑将起到重要作用,同时也将成为我国经济继续快速增长的又一台发动机。这与美国人在20世纪上半叶向世界一流国家迈进过程中,曾经走过的一些道路有某种相似。      (邱林)